学校让每一位师生幸福
陈仲刘
当前,在新课改、新高考、新政策的涤荡下,陈旧的、耗时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必须淘汰,必须以创新的工作思路来取而代之。创新有时也意味着回归,教育的本义就是要让师生幸福,教书育人更是一种幸福的事业。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幸福地教呢?教与学是否快乐幸福,师生说了算;能不能让师生快乐,关键在学校领导。领导的目标追求、工作作风、眼界眼光、方法措施等决定师生们的快乐。所以,学校工作的定位必须是全心全意服务师生、先进理念引领师生、阳光快乐感染师生。
那么,如何让每一位师生获得幸福呢?
一是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师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没有充足的休息,没有健康的体魄,就谈不上高品质的学习和工作,所以足够的休息和锻炼的时间是衡量师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高三跟基础年级一样,所有节假日都按标准放假,不补课加班。不仅如此,一年四季坚持午休制,保证师生中午有一小时的睡眠时间。在课程设置上,无论哪个年级都要坚持每周至少两节体育课、两节课外活动课,直至高考前一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事实证明,只有师生的睡眠得到保证,精力充沛,身心愉悦,生活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工作学习才能取得真正的高效。
二是要进一步减轻师生的工作负担、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禁止订购任何复习资料,所有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精心选取,真正把“四精四必”落到实处。把教师、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每堂课、每次练习都在做有用功。坚决不开任何誓师会、冲刺会,而代之以极富趣味性、人文性的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各种层面的聊天式的小型座谈会。严禁在教室内张贴血淋淋的标语和悬挂高考倒计时牌,代之以温馨的、鼓励性的漫画、小报。取消考试成绩的年级排名,淡化迎考的紧张气氛,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注重对师生的心理辅导和调节,让师生的个性潜能在宽松的环境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减负而增效,这是符合科学的。
三要引领打造高效课堂范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业进步。新课改的实施就是要使教师更热爱教书,学生更热爱学习。真正的“热爱”应该是在师生的工作学习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愈发有益的效果的时候。学校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支持学生、信任发动学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学生听令于教师的安排。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既让教师能提高自己、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又不让学生们太辛苦,而使学生在信任、解放和自由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摒弃作秀的、形式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只求实效”,让课堂回归教学的本真。把“无人开小差”、“学生紧张地学习训练”、“教师恰当地点拨指导”作为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把“一切以学生掌握为前提”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平时检测试卷的百分之七十的内容考查书本、讲义、课堂例题中的原题或改编题,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更高效率。
四是要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科学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每一届学生的素质都有较大的落差,全校第一名的学生不该跟最后一名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学习。本着“尊重个性,发展特长,让每个学生成才”的理念,根据江苏高考模式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很有必要。如分出理科实验班、理科强化班、文科实验班、艺术班等特殊的班集体,这使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实验班的同学绝大多数目标是著名高校的入场券,强化班的学生没有选修科等级的后顾之忧,可以把大量的时间化在语数英的学习上。合理的教学安排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在高考中纷纷呈现不同的亮点。
五是要引领师生从效率时代迈向品质时代。受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等影响,教学改革也呈现出浮躁的现象,一味追求效率,追求量的积累,而忽略了质的提升。这对整个教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即使到了高三,也不应搞“坐班制”、“点名制”,但要十分注重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的考核。不看印了多少讲义,而看提供了多少经典例题;不看耗时多少,而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十项高新技术”可以让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品质。一是早读检测法,通过极短时间的检测,了解学生对早读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周测滚动法,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呈现;三是上黑板校正法,让学生把混沌的知识点、共性的错误暴露在阳光下,增强警示效果,提高达成率;四是集体批改法,让学生转变角色,提升审视问题的高度;五是定标讨论法,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六是归纳式总结法,为熟练综合运用知识作充分准备;七是限时作业法,通过有效控制作业的量,提升作业的品质;八是要题开讲法,去除讲评课满堂灌的陋习,提升讲评的品质;九是规范训练法,促使学生养成规范学习、规范训练的品质;十是个性化考试分析法,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总结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就能较快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这也向每一位师生昭示:不搞题海战,不打疲劳战照样取胜,既然目标明确,我们为什么不走两点之间的直线。
六是要努力创设各种有益的氛围,促使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并日益巩固。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过,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理念的提升,每位教师要努力实现从“我是教书的”向“我是教人读书的”转变。教师教书,首先是师生情感的相融,其次是高尚人格的感染,再则是知识的传授和解惑技能的培养。新教师接受新的教学任务,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认识班上所有的学生,年级组长尽可能认识每一位学生;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参加班级的每一次活动,包括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只有师生之间的情感能有机相融,教师对学生人格的感染才成为可能,知识的传授和解惑技能的培养才最为有效。学校实施幸福教育,积极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大力倡导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要相互欣赏、携手合作、共同分享,并贯穿于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营造和谐氛围,满足师生发展需求。只有这样,师生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看待外界环境的态度都变得积极,大局观、责任感增强,少了许多功利心。教师没有了怨言,就没有了不良的情绪,也就不会向学生传递负能量。当师生同时处于优质情绪状态的时候,自然就会生成一种优质的教学与学习场。在这样的场中的师生,虽未着意追索成绩,成绩却可自然而来。因此,我们不仅要今天的成绩这个“大同”,更要明天除了成绩以外的综合素质这个“大不同”。
始终以学生未来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让学生以良好的成绩和素质实现未来的幸福,同时也让老师以优质高效的工作和成就体会当下的幸福,这是坚持幸福教育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
相关公告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