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相关公告
学校简介
- 分类:学校概况
- 发布时间:2020-10-22 00:00:00
- 访问量:0
启东市第一中学简介
启东市第一中学是由启东市人民政府投资4亿人民币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全寄宿制高级中学,地处启东市新城区,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2015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407名,班级52个。
学校硬件建设一流,拥有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运动场和四季恒温游泳馆。其中艺术馆建筑面积3550m2,拥有功能教室18间;体育馆建筑面积3000m2,内设标准篮球场,拥有2200个座位;游泳馆拥有8泳道、50m国际标准比赛泳池;体育看台拥有3760个座位;学校学术交流中心拥有42个设施齐全的标准间。校园内绿枝繁花点缀,连廊天桥相连;环境优雅,宜于读书学习修身养性。
学校智能化程度高,建立了完整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拥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数字化实验室、电子图书馆、电子录播室、校园电视台、校园电子广播、视频监控和校园“一卡通”系统。
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师都具有丰富的高中循环教学经验。专职教师309人,本科达标率10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5人,占18.33%,在读研究生8人,合计63人,占21%。外聘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17人,中级教师83人,中高级教师占67.67%。省特级教师3人,南通市级以上优秀人才共13人,启东市级以上优秀人才共26人,覆盖70%的学科。近三年,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省级课题9项、南通市级课题23项、启东市级课31项。被省教科院确立为“普通高中科研基地”。
学校实行“立人管理”模式,坚持特色办学,开设足球、啦啦操、机器人、美术、传媒、日韩语、纸藤编织、舞蹈、民乐、朗诵、游泳、篮球、乒乓社等30多种社团课程,合理安排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劳动节等五大校园节会,定期开展足球赛、篮球赛、书画大赛、朗诵比赛、创新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赛事,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提升技能、培养自信、修炼品格,实现多元化发展——成长、成人、成才。学校被评为南通市普通高中“示范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日渐鲜明。学校先后获得“南通市首批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足球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南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文明校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等荣誉称号。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在“七虎竞南通,启东争头筹,教育当头雁”的全新背景下,全体一中人将释放“拼”的干劲热情,拿出“实”的招数举措,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启东市汇龙镇江海路2号 网址:http://www.qdsdyzx.cn
招生热线:0513-83391007 0513-83391008
一体两翼 三轮驱动
——启东市第一中学办学特色报告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思路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她是一所学校的个性表现,她具有主干性,独创性、发展性的特点。启东一中是2015年由原大江中学、东南中学、江海中学三所普通高中合并而成的。创建伊始,学校领导者就确立了“立足全面发展,力求办出特色”的治校方略。经过七年励精图治,一所全日制寄宿高中成为高考杀出的“黑马”,成为普高系统的“特色”——“以教育科研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足球运动为两翼”,一体两翼、三轮驱动。
“教育科研”主体行稳致远
学校初创百事肇始,强化“走科研之路”谈何容易?学校师资“五指伸不齐”、教学常规“各有小九九”、科研意识“相差一大截”,怎么办?四招“见血”:一是领导披挂上阵,学校班子成员组成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并且人人主持省、市教育科研项目;二是各项制度完备,经费投入充足,教研成果奖励诱人、学习培训一路绿灯;三是外请专家辅导,特聘省市教育科研专家做“大水漫灌式”知识普及报告、做“一题一议式”个别修订辅导;四是搭建科研平台,先后举办南通市暨启东市教科研活动20多次,先后参加的教师近200人次,影响广泛。
七年来,在打造教科研特色的进程中,我们做到了“四共”:
——开新与返本共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中教师首先需要“开新”——了解新课程、拥抱新课程。为此,我们以教育科研作为载体,开始了全校各学科的新课程改革。副校长陈志慧身先士卒,率先申报了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高中物理课堂情境体验教学研究》;南通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施春雨老师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利用流行文化资源的策略研究》,他们带领课题组成员,1.在学习空间上,根据特定选题,充分利用校内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等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组织到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革命圣地等地学习。2.在学习手段上,充分利用各类插图、地图、挂图、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等,用录像、影碟、电视、电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工具,充分展示无穷魅力。3.在学习形式上,打破座位限制,让学生自由组合,或一人独学、或二人对学、或多人群学,或自学、或讨论、或协作、或商讨等。——这些创新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更新了学习路径、获得了多元体验。
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时,曾经打过比方“泼脏水不能将孩子一起泼出去”。教育上的“开新”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需要“固本求元”。在通过教育科研创新教育路径的同时,学校大力倡导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譬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教学原则,讲诵法、辩难法、传递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特别结合学习教育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献,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与理想人格的传播与教育,突出“四个重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这样,有效地将“返本开新、继承发展”融为一炉,使学校教育科研始终沿着“厚今而不薄古、纳新而不泥旧”的正确轨道前行,既注重夯实知识基础,又注重厚植家国情怀,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
——立心与冶德共振
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过上集体生活,因此“亲子疏离、封闭孤独”心理现象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将心理健康辅导与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育科研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学校成立了启东第一个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二级心理咨询师黄晓军老师从2006年开始,通过QQ、书信、面询、爱心邮箱、知心电话等多种方式,为本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300多人次,编写学校心理简报100多期,建立“心灵驿路”网站,编写校本教材《心海导航——中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心理健康小报《心灵氧吧》,组建“阳光心理社团”。宋凯东校长与黄老师共同申报的省级课题《全寄宿制高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现已结题,为学校德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探究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实行有效个别心理咨询的同时,为绝大多数健康学生作了100多场“心理团辅”,独具个性地提出“把消防的龙头用来浇花”,此文在《江苏教育》全文刊发,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品牌。政治老师陈宏刚,积极尝试将政治课堂与心理研究相结合,撰写《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疏导的几点建议》等一系列研究论文,探寻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高效路径;施旦辉老师结合自己的英语学科申报了《跨学科融合视域下高中寄宿制学校德育研究》的课题,走出了英语跨界德育的新路子;金伶俐老师《高中班级管理中德育与心育的整合研究》课题,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际,具体阐述了她是如何在实践中把心理学和思想品德进行整合的经验。“立心冶德、德心相偕”成为学校“抱团科研”的一大亮点。
——课改与素养共生
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到:“课改”就是“改课”。启东首倡“四精四必”,推行“15→20→10”课堂教学模式,在南通市产生了广泛影响。2013年以来,南通市教育局大力倡导“立学课堂”。对此,学校积极响应,通过五年多的实践、研究、提升,形成了独特的“惟真”课堂。惟真:惟,单,只、惟独、惟一、惟有;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惟真,就是求真知、探真理、究真谛、存真率、做真人,这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准则,也是学校所秉奉的“大成智慧学”之底线。“惟真课堂”的研究涉及全科性、全员性、全程性,全校申报成功70多项与“惟真课堂”相关的省市县三级教育(教学、专项)课题,涌现3000多份较为成熟的“惟真课案”,先后输4000送多名优秀学子走进理想大学。现在,“惟真课堂”又渗透了“立学样态”的理念:学生立在“课堂中央”的自主模样、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的研讨模样、学生“言意共生”的成长模样、学生“个性习得”的创生模样。
新课程落脚点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3000多份较为成熟的“惟真课堂”案例中,教师积极观察学生真实反应,倾听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做到“课改”与“素养”共生;在这些课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拥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良好探究氛围的创造者,学生探究活动的观察者和服务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指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习艺与健体共进
平心而论,高中阶段高考压力增大、各科课业浩繁、体美容易忽视。为此,学校适时地将这一“难点”转化为教育科研的“热点”,并且强化了“底线思维”:美术老师教会学生写一手好字、音乐老师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正常开展艺术社团活动、高三年级拓宽艺术生培训渠道;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增强青少年体质,组织运动会,球类、跑操等比赛。体育老师把足球、游泳作为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教会学生比赛、游泳,同时做好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工作;开设多彩的选修课程,组织好学生学科系列比赛和课外活动。学校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足体育课、活动课、健康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学年都举办一次全校性运动会,建立了一个由足球、游泳、篮球、跳远、跑步、实心球、啦啦操、跳绳、踢毽子、趣味等体育项目组成的综合性运动体系;组建有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先后获得南通市高中女子校园足球比赛二等奖,启东市啦啦操比赛、高中男子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会操比赛、阳光体育跳绳踢毽子比赛一等奖等。游泳社团和校园足球迅速成为令人瞩目的两大体育特色项目:开设游泳课,确保每个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能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具有起码的救生技巧;成立了校园足球社团,制定了相应的社团章程、训练计划,编写了足球训练教案。
与此同时,加大艺术、体育的课题申报力度:南通市级课题《高中艺术教育中纸藤编织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中学阶段选项教学中对足球运动素材的拓展与开发研究》《中学女足球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等先后立项,譬如,“纸藤编织”着力研究在课余的时间,用双手将一卷普通的纸藤神奇变身成各种不同的东西,包包、饰品、装饰等,学生在繁忙课业之余获得美的体验与成功的快乐,大大加强了对于“力与美”的追求。
“科研兴校”成为学校“弯道超越、后来居上”的强大引擎,截止2022年7月为止,学校拥有省市县三级课题105项,其中省市立项40则,遥遥领先于同类学校;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382篇,开设县、市级公开课、讲座达140节;近三年学校派出参加各类国培、省培的教师已逾500人次,校本进修、网络培训率都达到了100%;全校拥有江苏省特级教师3人,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11个、骨干教师5人、教坛新秀4人,启东市学科带头人10人、骨干教师49人、启东市教坛新秀8人;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科技创新”特色渐行渐美
学校撤并前的“大江中学”科技教育在全国领先,是江苏省唯一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一中成立以后,继承和放大了这一优秀传统,提出了“立足课堂、学生为本、抓好特色、稳步推进”的科技教育总体思路,坚持以科技创新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师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丰富、科技教育成果累累的良好局面。
其一、健全优化的科技教育机制
1.健全辅导团队。为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后勤保证、科研保证: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任组长,教科室主任任副组长,成员有15位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 。形成了由分管领导、教导处、科技辅导员、专兼职的科技指导教师、54位班主任老师组成的科技教育工作辅导网络,使全校科技教育工作得到保障。
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了相应人员的岗位职责,如《启东市第一中学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及奖励办法》、《启东市第一中学关于学科竞赛的规定》等,对科普工作的经费、器材的采购及使用等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年都要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内容包括科技讲座、科技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评比等。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包括机器人、电子技师、创新发明、科学论文、科幻画、科普宣传等项目,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活动计划,确保科技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加大激励力度。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科技评选活动,表扬科技活动积极分子,定期开展“科技之星”评比活动,并在学校橱窗上张贴照片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科技伴我行”成长档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文字材料、观察结果、展示形式、科学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在案。
其二、打造精良的科技教育团队
一是上好科技活动课。成立了科技教研组,组织科技辅导员学习科技活动课的有关理论,共同探讨科技课的教学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为学生参加校外、课外科技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精良的科技辅导员队伍、高水平的科技活动课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必备条件,为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是重视科普活动。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科普活动室,其中器材添置10万元、工作活动3万元、资料2万元,为师生订阅科普刊物如《中学科技》、《中国科技教育》、《航空模型》、《电脑爱好者》、《电脑报》、《青少年科技报》等多份科技杂志,为科技辅导员、教师、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学校宣传橱窗定期布置科普材料,校园广播定期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
三是注重科普融合。努力把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按要求开设科技课、实验课,学年课时总节数达20节,学校的理化生通用技术实验课全部开齐,力求通过科技课、信息技术课、实验课,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定期在报告厅放科普影片,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科技展览。组织学生参加启东市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 科普调查报告和科普论文的撰写等活动。
其三、全面强化科技教育内容
近年来,不断加强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推广力度,逐步改变以单纯学科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形成了“参与、探究、合作、活动”的课堂教学特色,把教育机器人课程和电子技师课程列入基础年级教育课程。
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每学期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课,如:生物课——生物品种的认识;计算机课——信息时代的高科技产品和设计技术;地理课——地球探秘;劳技课—灯箱制作、电磁共振等。每次科技教学活动教师都要根据教材要求制订教学活动方案,形成课前准备、现场指导、学生作业、课堂交流的教学流程。学校将学生在社会实践课后完成的优秀作品加以展示,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科技教育教学计划,以拓展课、研究课、活动课、信息技术、劳技课等为抓手,在全校普及科技教育。
其四、开展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
通过“四抓”加大了开展科技活动的力度:抓宣传,促认识;抓典型,促普及;抓展示,促提高;抓研讨,攻难点。在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月”到来之前,先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板报、广播、标语等宣传形式向学生大力宣传“爱科学月”的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鼓励学生每人选择参加1—2项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板报评比、班队评优、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参观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七年来,“爱科学月活动”真正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学生投入率每年都是100%。
学校根据科技活动的成绩,每年评选典型班级,作为全校的示范,颁发荣誉奖状,促进班级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学校每年都召开科技活动总结表彰会,表彰在科技活动中创新能力突出的辅导员及学生,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的实验楼专门辟有科技活动室、科技作品陈列室、电子技术教室、电子百拼教室、机器人教室等多功能教室,每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科技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振奋师生精神,启动学校活力,赢得社会支持的目的。学校还先后开展了“我为科技活动献一计”,“科技活动一例谈”,“科技论文征集”等形式的研讨活动,现场反馈、及时改进、逐步完善。
近三年,学校培养了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和优秀教练10名、科技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15人次;辅导学生参加南通市教育机器人竞赛48人次、参加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获奖200人,学校年年荣获团体一等奖;2019年和2020年被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授予“四星级先进集体”,2021年学校被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校园足球”之翼展翅高翔
2021年,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之所以获得这项荣誉,一是设施一流,体育馆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左右,建有400米塑胶跑道操场、标准化足球场,配备充足的校园足球训练专用的足球、标志桶、标志杆等,完全满足校园足球训练的要求。二是组织严密,学校将校园足球训练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每年递增专项拨款。成立校园足球工作小组,校长亲自挂帅,聘请体育教练,精心挑选队员,制定详细训练计划,每周至少训练4次,每次至少训练60分钟。体育老师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确保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力求训练实效。三是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南通市高中女子校园足球比赛一、二等奖,多次荣获启东市高中女子校园足球比赛一等奖。
“校园足球”双翼之所以能展翅高翔,与我们的“三大定位”具有密切正相关。
第一,将“足球进课堂”定位于“青少年生长”的快乐实践
环视普高教育,重视“玩”在青少年生长阶段价值的学校还比较少。(1)玩,是促进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是青少年的天性。追求快乐生活、缓解生存压力也是成人的一种天性。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满意、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青少年在满足基本生存和安全需要后,“玩”就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甚至可以这样说,“玩”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是获得快乐的主要途径,“学与玩”是青少年成长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校园足球的快乐,不仅仅是一种快乐的感觉,更应该是一种快乐的实践。它是将趣味游戏和活动贯穿在这项运动中,是将体能、速度、敏捷、球性、传接等融入快乐的游戏活动之中,绝不是简单的动作和枯燥的训练。“足球进课堂”,可以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培养足球兴趣,缓解紧张情绪、树立积极心态。(3)我们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每个年级都开设足球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加强技战术训练。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第二,将“校园足球”定位于“教育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1)以球育德,促进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既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又需要队员们遵守一定的球场规则;既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勇敢地面对挫折。足球运动能真正锤炼人的意志,使队员们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队员们在快乐的足球活动中,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2)以球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球场上的奔跑,运球盘带,各种动作技巧等是平时刻苦训练的积累,足球游戏、足球团体操、足球拉拉队队操等都能活跃身心。足球运动使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以球促智,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础,凭借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养成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更能促进其智育的良好发展,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建校七年来,我们的新生录取分数线一般在南通大市排30名左右,但高考录取率则稳步进入前15名,2022年本一录取率达到72.42%,理科类本一率高达85.7%,做到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
第三,将“足球运动”定位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路径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大计,其实现的平台是多样的,而“校园足球”无疑是有效路径。(1)足球运动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好载体。我们不失时机地运用中国女足获得亚洲杯七连冠、电影《夺冠》上演、学校女足喜获佳绩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国爱球爱校”的朴素情感。(2)足球运动是建设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兵场。足球比赛所遵守的公正、民主、竞争、协作、团结、友谊、诚实等规则,是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足球事业是一项集体主义事业,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它是一项公平竞争、光明磊落的事业。足球的魅力来自于它的公平竞争,比赛要求按规则行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足球比赛要求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这些规范、观念一旦内化成为学生行为自觉,将有力地促进社会文明水平水平的提高。(3)足球运动是锤炼积极心态,释放“自由基能量”的大磁场。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心理压力日渐增大,而校园足球恰恰是一个非常轻松的排泄口,许多的郁闷、不快、紧张、焦虑则通过运动、奔跑、投射得到有效缓解,健康、积极、阳光的心态逐渐回归,经测定,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高出一般学生22%。(4)足球运动是培植勇敢精神,造就硬汉的大熔炉。足球比赛过程是一个攻防不断转换的过程,水平越高的比赛,其对抗愈精彩激烈,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愈高。为了克敌制胜、为了向死而生,需要参加者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这有利于培养对抗性、坚韧性、顽强性。(5)
足球比赛是提升审美品味,涵育绅士淑女的大观园。足球具有极大的观赏性,队员本身则可以通过表现自我和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喜悦。无论是欣赏比赛还是参与比赛都可以使学生从日益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特有的轻松感和美的享受,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
时代与教育都已经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启东一中将以不变应万变,将继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校园足球为两翼”,用三轮驱动去夯实“惟真立人”基石,深化办学特色,彰显“创新立人”,走向新的明亮那方!
启东市第一中学三风一训
校风——惟真创新:惟,单,只、惟独、惟一、惟有;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惟真,就是求真知、探真理、究真谛、存真率、做真人,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准则。
惟真作为校风,是“教人求真”与“学做真人”的和谐统一:要求施教者依据社会和受教者的内在需要,遵循学生内在发展的规律,围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着眼于培育受教者真诚、淳朴的品格,具有“真知识、真品格”,“追求真理,爱护真理”;必须杜绝双重人格、多重人格;必须真实真诚、真知真学、真情真性,做真君子。要求受教者做真实的人,不虚伪、不做作,做人不仅要诚信淳朴,还要做完整的人,做健康的人,做有自己见解的人。做人光明磊落,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人下人,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要有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私的度量。总之,师生都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像学校正在践行的健身品牌、绿色宿舍文化、感恩教育、食堂与超市的零利润等都是“惟真”的具体体现。
教风——守正出新,“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教育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 作为启东一中的教师首先必须“规范地教书、规范地育人、规范地生活”,在教育教学上做到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出新”的要旨是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尊重个性发展,以创新作为个人和团体的价值取向。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关注国际教育潮流,紧跟国内前沿教育思想,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更新理念、更新路径、更新手段,努力打造启东领先、南通知名的创新教育品牌。
学风——诚笃勤敏, 诚笃,《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诚笃,诚实真挚。《辞海》释义:诚笃,忠实。《论语别裁》: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具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学”。“笃学”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并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勤敏:勤,努力奋勉、恳切尽力、认真不懈。敏,敏捷、聪明、奋勉。《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尚书》:“天道酬勤。”勤敏,《北齐书·颜之推传》:“处事勤敏,号为称职。”《明史·冯琦传》:“涖政勤敏,力抑营竞,尚书李戴倚重之。”孔子将“恭、宽、信、敏、惠”作为“能行天下”的五大要素,特别指出“勤敏”才能做事显出成效。(参见《论语·阳货第十七》)勤敏,是“实”与“活”的辩证统一,互为表里、相容相生;它既是中国传统教育“勤则不匮”的提炼,又是对现代思潮“砺志登攀”的回应和熔铸。
校训——“雅正精进”。“雅正”,从“释义、学理”角度解读即规范、典雅方正之意。出自《四库总目提要》:“名之曰雅正者,其辞雅,其理正也。”是品格角度的要求,就是:雅言、雅行、雅仪,正心、正己、正人。规范文明礼仪,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雅士淑女。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启东一中以此为校训之一,学校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践行雅正精神。
“精进”,原出《汉书·叙传上》:“廼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分部收捕。” 颜师古注:“精明而进趋也。”是学识、能力角度的要求,就是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做到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启东一中以此为校训之一,引领学生不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实践创新、提升智能,不断前行、不断登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并以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每日精进,不断超越自己。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