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相关公告

/
校史资料

校史资料

  • 分类:学校概况
  • 发布时间:2020-10-22 00:00:00
  • 访问量:0
概要:
概要:
详情

启东市第一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十三五”是启东市第一中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起步时期,是塑造和展现一中整体形象和办学层级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一中的发展,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全面建设以“大成智慧”为核心文化理念的品牌课程,将素质教育向全面纵深推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流品牌高中。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背景分析

  启东市第一中学是由启东市人民政府投资4亿人民币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全寄宿制高级中学,地处启东市新城区,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学校按30轨建设,实际招生20轨,2015年9月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700多名。

  1.拥有一流建筑。拥有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办公楼、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和四季恒温游泳馆。其中艺术馆建筑面积3550m2,拥有功能教室18间;体育馆建筑面积7800m2,内设标准篮球场,拥有2200个座位;游泳馆拥有8泳道、50m国际标准比赛泳池;体育看台拥有3760个座位。校园绿枝繁花点缀,建筑连廊天桥相连;环境优雅,宜于读书学习修身养性。

  2.建成智能校园:智能化等软件建设均与时代同步,建立了统一、先进、安全、人性化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建成了五大版块,包括: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室、数字化实现室、电子图书馆等;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信息发布系统;先进的学校行政、后勤管理,如校园“一卡通”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先进的校园安全保障措施,如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先进的绿色节能措施,如宿舍水电管理、模块化机房。

  3.寄宿管理成为品牌:充分利用全寄宿制特点,创建具有一中特色的教育品牌。包括跑操、武术操、游泳等健身品牌,宿舍文化、绿色宿舍文化周等寄宿文化品牌,励志歌曲合唱比赛、感恩教育等德育品牌,垃圾零残留和食堂“光盘”行动等生活品牌。推进“双导”制度建设,打造导师制和导护制相结合的寄宿管理品牌。重视寄宿生心理引导工作,以“南通市示范性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建成为起点,建设学生成长指导品牌。

  4. 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和突破,两年多来,在生源质量列全市第三的前提下,在全市各年级质量检测中大部分学科取得了增长率第一的成绩,部分学科均分超过前两所高中;在2017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创造佳绩,共有46名学生获得4A。一中教学管理模式已初露锋芒。

  5.服务特色显现:确立“校长和干部就是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进管理改革,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年级管理与部门协调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模式,注重过程管理,落实检查督促制度,形成了既各把关口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紧密合作的管理格局。建立和不断完善各层面的绩效考核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岗位工资实施方案、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等,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基于寄宿制学校特点,一中把食堂、超市作为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的基石,全面实施阳光工程,严格采购监督过程;坚持零利润服务,保证所有物品价廉物美。

  6.师资队伍优良:教师队伍强大整齐,集聚了原来三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并通过招聘渠道选拔了一部分优秀教师。所有教师都正值教育最佳年华,师德好、业务精,具有理想信念、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上进需求。截至2017年6月,有教师202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20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的12人,研究生在读1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特级教师2名,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人,启东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6人。中高级教师占比54.5%。

  建校两年以来,在社会各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实现了启东市委、市政府的建校初衷,开创了启东教育的新模式、新局面,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社会普遍赞誉,为学校下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毋庸讳言,我们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作为全寄宿制高中,很多配套特别是软件配套尚未跟上。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原因,学校急需的校医,实验、体育、艺术等各领域的专业工作人员存在较严重的缺乏。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中苦干型、经验型、单一型的多,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的少,名特优教师数量偏少,影响辐射能力有限;教师的教学培训受经费、课务等影响尚未到位。三是教育现代化程度有待深化与提高。学校虽有较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但从教学现代化的标准来看,很多教师与设备的磨合及对现代化教育的认知还不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学校地处南郊,交通便利,但是周边尚是新区,无配套的完整的生活服务设施,对教师生活和学校管理影响不小。四是教育科研有待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对学校发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和提炼亟待加强。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

  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精神: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

  办学策略:依法治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校 训:雅正精进

  校 风:惟真创新

  教 风:守正出新

  学 风:诚笃勤敏

 

  二、十三五发展愿景和管理目标

  发展愿景:努力将一中建成大成智慧学校。由“成功”到“成熟”再到“成型”,渐入佳境。

  “成功”,即办学绩效的满意面,包括三个层次:成功确立“立德树人”的办学价值观;成功培养大批人才,高考优秀率逐年提升,各类人才不断涌现;成功确立优化的办学模式,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关注度。

  “成熟”,即办学风格的稳定性,十三五期间,经由三个层次:经过一段办学实践、经验积淀,确立明晰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具有稳定的办学机制、办学模式;形成先进的学校文化、学校传统。学构稳步发展,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美誉度。

  “成型”,即办学特色的个性化,包括两个层次:富有创造意识,具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内容与办学策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独特风格;取得整体效应,形成独创性的整体办学风貌。学校持续发展、创意发展,在区域内外具有越来越广的知名度。

  管理目标:服务人,鼓动人,成就人。

  服务人是基本目标,首先在物质层面,后勤服务要创成省级品牌,为师生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其次是关注人的成长,关注生命健康和质量,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成长指导。

  鼓动人是精神目标,通过三风一训和学校办学理念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循环,形成学校共识,和衷共济,同心同德。通过系列团队活动,使共创教育伟业的一中梦想由碎片化、表象化走向制度化、网络化。

  成就人是最终目标。学生层面,要全面适应新课程需求,帮助他们进行成长设计、职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毕业后人人都具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和基本的技能(学习技能、生活技能、锻炼技能)。教师层面,要引进更多优质的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成长规划的高点定位,通过交流平台的不断搭建和拓展,使每一名教师在一中获得最好的发展。

 

  三、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1.规模定位。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招二十班,每班学额四十五人,全校学生数控制在2700名左右。逐步向小班化教学过渡。在编教职工32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280人左右。学校占地面积300亩。

  2.目标定位。按照“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为导向,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以“课程有特色、师资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为目标,以培养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流教师,培养健全学生。崭新的学校,必须有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拓宽视野,提高竞争力。力争到2019年,创成江苏省四星级高级中学,创建省级课程基地。

  3.特色定位。立足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寄宿制管理规律研究,打造最适宜学生发展的平台,使学生能获得最扎实的成长;做强普通高中基础教育,深化高中学科建设的研究,打造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学科品牌,充分发挥我校教育教学对于启东教育质量的拉动作用;突出创造发明原有品牌,在机器人、电子百拼等项目上发挥传统优势;加强体育、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弘扬个性、展示才艺、提高综合素养的舞台。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的目标系统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构建丰富的德育内涵、科学的课程体系、高效的教学模式、能动的管理机制和优美的育人环境,在全面发展中彰显学校特色,在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管理中实现师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持续、快速、优质、特色发展。忠诚担当,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持久塑造一中形象、把学校建设成为学子向往,社会尊重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一) 德育工作的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爱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生理想、健康的身心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和高度责任感的健全公民,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毕业后人人都具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和基本的技能(学习技能、生活技能、锻炼技能)。学校在继续抓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三项基本工作的同时,遵循全寄宿制特点,以学生的做人教育和自主管理为突破口,以学生成长指导为特色,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2.实施策略

  (1)研究寄宿特点,建成德育品牌。寄宿制学校不但要有完善的一般校园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校本化的寄宿德育文化。包括宿舍文化、后勤服务文化、心理关怀、校医文化、文体文化等。要以南通市示范性成长指导中心的建成为起点,把心理疏导和成长指导打造成德育特色品牌,在五年内实现由点到面的全覆盖,建成从学校到家长和社会的互动网络。组建生涯规划研究团队,组织落实《一中生涯规划实施方案》。从高一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高中生活,规划人生。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学法指导、心理疏导、人生规划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终身发展。

  (2)完善德育机制,打造一流队伍。实施由校长室领导,政教处协调,年级组整体联动,班主任具体实施的立体化德育管理网络。建立和完善对班主任的选拔、培训和管理机制;建立班主任每月例会制度,健全班主任工作交流汇报制度;每年暑假组织班主任工作培训会,邀请国内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德育专家作系列讲座。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德育评价机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制度。评优评先向一线班主任和德育管理者倾斜。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每年编印一册班主任工作成果手册。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将他们的先进事迹编印成册,事迹特别典型感人的应制作专题片加以表彰,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

  (3)丰富德育内容,强化养成教育。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等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系列。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讲卫生、讲文明、守纪律的道德素养;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杜绝学生违法违纪事件和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平等公正、勇于作为、勇于担当等现代公民道德意识;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身心健康、自信进取、乐观开朗的阳光学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加强德育研究,创新德育载体。倡导德育的主动性、科学性,保证德育的有效性。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作用,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并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根据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形成规律,开展特色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道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减少德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鼓励教师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德育经验。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五年内,建成“学校治理共同体”,吸纳政府部门、社会成功人士、家长代表、高校代表等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力量,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提高德育水平。

  (5)推进课程建设,形成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实效,在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筹建学校德育班会视频资源库建设,主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环保教育系列、励志教育系列、文明礼仪教育系列等;研究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德育有效实施机制、策略、方法。建设英雄馆,以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伟大灵魂感召学生。

 

  (二)教学工作的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

  大力推进能力导向下的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形成,真正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互协调、有机结合的课程方案。突出特色办学,以创造发明和游泳为两大特色,全面推动学生的和谐、自主与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教学手段及思想的现代化和教学质量与内涵的高水平。

  2.实施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能力课堂。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范式,要紧扣“能力导向”这一方向,“自主学习”这一关键,适应寄宿制学习特点,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通过课堂的能力导向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反思等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要坚持先学后教,让学走在教的前头,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坚持以学定教,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作为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主要依据。坚持以教促学,强化学法指导,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真正解决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的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规范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

  要加强和细化教师的集体备课、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批改评讲、学法指导、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做到环环扣紧,一着不让,要在“精”字上动脑筋,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在常规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教学视导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教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学示范课、继续教育、教学业绩等均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范围,作为晋级、评优的主要依据。要督促鼓励教师学会总结,养成写读后感、教后感的良好习惯。

  (3)构建游泳课程,促进全面发展。以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的高素质现代人、文明人为育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充分利用学校一流游泳馆资源,做到人人会游泳,把一次游过50米作为体育及格标准之一,提高强身健体能力。加强卫生保健和环境知识教育,做到“师资、教材、时间、考核”四落实。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师生体格健康检查。加强艺术教育,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与形式,推进高雅艺术、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教学,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起始年级起重点关注和培养综合素质强、学习品质优秀、对发明创造具有浓厚兴趣和特长的拔尖学生,为他们开设微型课,并在图书资料、实验培训、学习考察、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他们提供特殊优惠条件,促使这部分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力争五年内在机器人、电子百拼等项目上都有学生获得全国性大奖。进一步优化美术班、传媒班的师资配备和办学条件,夯实多渠道、多途径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基础,立志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才。

  (4)完善评价机制,切实减负增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改变分数至上的片面做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倡导对学生的激励性、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家庭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人才观,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学习生活,保护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注重引进家长和社会评价机制,五年内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多元发展评价机制。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

  一切工作服务于教师成长,这是一中的服务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质量由零起步,不断走强,关键在教师。五年内,建立并实施《一中校本研修工作条例》、《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一中骨干教师管理及考核试行办法》,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健全校本研究网络,探索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方式,大力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条件,打造一批师德高尚,学养深厚,教艺精湛,既有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又有沟通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2.实施策略

  (1)加强师德教育,培育敬业精神。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部、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模范遵守《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和“五严”规定,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实施教师爱心工程(爱学生、爱学校、爱岗位),激励教师将“爱心”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加强和完善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核机制,在全校教师中形成爱岗敬业、爱生爱校、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争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模范。

  (2)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教学素养。要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勇于创新,掌握绝招,早出成果。完善赛课制度,使好课展示和评比由目前的常态化、普遍化向精品化、特色化、个性化转变。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建立更多的名师工作室,开办名师讲坛,发挥名师的辐射效应。建立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库,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打造理论型、专家型、学者型优秀教师团体,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力争在市以上教学技能比武中夺得大奖。开展教师阅读成长工程,要求教师每年读透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一份读书计划,每周保证3小时以上阅览室阅读时间。建立阅读考核奖励机制,使教师阅读系统化、专业化、现代化。每年对在读书、科研和教学业绩等方面成果显著的教师和学科进行评比活动,并计入教师业务档案。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的经费投入,确保教师培训经费每年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1.8%,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的部分不低于8%。

  (3)充分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学校的积极拓展,不断搭建平台不断增加教师参与市级以上公开课、讲座和好课评比的机会,逐步构建输送教师走出江苏省,走出国门的常态化途径,以开拓视野,提升素养。加强国际合作,五年内与1-2所国外名校建成友好往来学校。强化教师职业规划意识,实施“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个人兴趣特长和学校整体发展要求,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参加研究生教育等形式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向精致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变。至2020年底,力求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达到4人以上、南通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名特优教师达到10人以上,其中主要学科都有南通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达到15%以上。

  (4)开展教学科研,提升科研能力。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每年聘请教学研究专家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引领教师的科研工作。坚持“教学科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倡实用型的小课题研究,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确定一个课题,开展教学研究,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老问题新情况。建立课题研究月报制度,督促课题负责人定时梳理、积极完善,保证各项课题按时推进,按时优质结题。积极申报国家、省市规划课题,五年中国家和省级课题不少于5项,县市级课题不少于40项。重视教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每年在大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不少于100篇。成立校报校刊编辑室,落实人员和办刊经费。要从内容、形式到装祯、印刷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刊物质量。

  (5)着眼教师发展,营造温馨家园。关心教师发展,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作为启东一中教师的自豪感。充分考虑教师政治上的发展,从入党到中层干部竞岗,为优秀教师留足空间。为教师的学习进修和学历提升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改善生活条件,建成省内一流教工餐厅、健身中心和洗浴放松场所,使教师不出校门,能享受星级待遇。五年内,建成教师公寓,使绝大多数教师能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建成一流教职工活动中心和教师书吧。

 

  (四)后勤管理的目标设计和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

  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勤奋高效的后勤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后勤服务有章可循、依规办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益意识,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校园功能,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严守财经纪律,科学民主理财,建设绿色环保节约型学校。

  2.实施策略

  (1)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智慧校园。以现代化、信息化为目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建立以云平台和大数据为依托的智慧校园云平台。五年内,力争100%的教师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环境辅助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拓展硬件软件建设,完成“未来教室”的建设并葆有使用量,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研究,加强网站资源建设,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在苏中乃至在全省居先进行列。建立智慧校园系统,搭建亲子桥平台和教师APP、家长APP,建成智慧校园云平台。加大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力度,建立与我校办学规模与特色相适应的藏书体系,五年内图书馆藏量达到20万册以上,并实行全信息化管理。

  (2)树立服务宗旨,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建设一支服务高效、反应快速、管理先进的后勤服务队伍。加强对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后勤人员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能手、服务明星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质量。

  (3)健全管理制度,发挥资产效益。修订完善校产登记管理、物资申报、采购领用制度,实行校产电子化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收费公示制度,坚持审批一支笔。科学合理编制每年预算,加强校产管理,减少流失浪费,充分发挥资产效益。

  (4)完善服务规范,提升服务品位。继续实施满意工程、阳光工程。充分发挥校监会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对食堂、超市、学生公寓的管理,做到科学核算、民主监督、高效规范,切实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确保让师生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5)走在时代前列,建设绿色校园。按省四星级学校标准配置实验室,建设教师电子备课室。按省四星级学校的标准配齐音乐、美术、地理、体育等专用教室及器材室的设施设备。高标准建成机器人教室、电子百拼教室等特色教学教室。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设计及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综合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社团活动、景点创设等活跃校园文化,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2.实施策略

  (1)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注重学校形象设计,五年内完成一批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和进一步的绿化品质提升工作,丰富校园人文特色,让学校一草一木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让每一个景点、每一块墙壁都发挥其育人功能。五年内,设计一批具有书卷之气和山水灵气的文化景观,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加强环境健康教育,增加资金投入,美化、绿化、亮化校园,力争在2020年底前通过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学校验收。

  (2)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形成高尚严谨的师德师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增强学校凝聚力,形成奋发向上的一中特有的文化氛围。

  (3)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按照“全方位”(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精细化”(细化内容,便于操作落实)、“重落实”(严格执行,赏罚分明)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过程管理,促内化自律,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浓厚的富有活力的和谐校园氛围。

  (4)以校园媒体为载体,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管理,不断提升校园网建设质量,使校园网与学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成为展示师生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学校特色文化的主流阵地。校园新闻的发布要求做到即时正确、图文并茂。提升学校广播电台的编排播报质量,充实、完善录播设备,培养学校自己的采、编、播人才。积极开展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竞赛表演、发表作品、出版专刊、组织专题成果展示等方式,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5)以校史创建为载体,初步形成学校校史文化。着手整理自新校园建设以来的所有资料,由有关人员编写学校发展史,认真总结学校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更好发展。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确立服务宗旨,建设一支开拓创新、求实进取、团结协作、廉洁高效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为重意识,率先垂范意识,求实进取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大力发扬五种作风:“真干实干作风,雷厉风行作风,动真碰硬作风,严谨踏实作风,团结进取作风”。形成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高效管理的新局面。全面推进现代学校治理制度建设,建立以全员聘任制、业绩考核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竞争运行机制,重视过程,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落到实处,高效优质。

  二、保障措施

  1.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政治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学习党的章程,重温入党誓词系列活动,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党员活动,强化党员意识,履行党员承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2. 深化管理改革,构建民主科学决策程序。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学校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方向,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按照按需设岗、一岗一职的要求,实行岗位和绩效工资制度,岗变薪变,能上能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向内激发教师动力,向外吸纳拔尖人才,以共襄一中教育事业。完善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按质取酬”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制,努力建设一支有思想力、有魄力、有创新力、有凝聚力、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确保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成立由学校教工、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专家、实业界人士等构成的学校治理共同体,决策学校重大事情,多方论证,制定学校发展计划,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坚持以法治校,为学校建设发展设置底线。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学法、懂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教育法规,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的排查,切实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及时化解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矛盾。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的管理要求,加强对师生的食品、卫生、交通知识教育,定期开展消防、防震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防范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安全有序、和谐融洽的环境。

  4.健全责任体系,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走强。一是强化校长负责制。一把手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总负责。学校所有工作要突出“教学”这个中心,在此之外,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二是年级主任承包责任制。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总负责,对本年级实行“全人”和“全程”管理。三是班主任包班负责制。班主任对班级各项工作,尤其是学生思想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并协调好各学科教师的工作。四是备课组长学科质量负责制。备课组长对全年级该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主持计划制定、集体备课、考试调研、作业编写等工作。

  5.落实后勤保障,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财力保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每年预算。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固定资产,提高资产使用率。要加大资金投入,专款专用,以保证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学习考察、设备更新、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资金需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搞好节水、节电、节能、节纸工作,降低校产损耗,堵塞财务漏洞,让有限资金创造最大的效益。

  6.加强宣传督查力度,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圆满完成。成立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定期召开领导组会议,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大学校发展规划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工人人了解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实施规划对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实施规划的自觉性。积极寻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和家长对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的全力支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启东市第一中学正站于崭新的起跑线上,开始伟大的教育长征。让我们在上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最高宗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奋力拼搏,为全面实现校“十三五”规划,把我校办成一流的现代化特色名校而努力奋斗!

 

 

 

 

启东市第一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

启东市第一中学是2015年新建的普通高中,由原启东市大江中学、启东市东南中学、启东市江海中学三所三星级普通高中合并而成。截止到2020年,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所制订的目标已大部分实现,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南通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为了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江苏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星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启东市第一中学“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2021年—2025年)》。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

1.学校基本情况

启东市第一中学是由启东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全寄宿制高级中学,20159月开始招生。全体一中人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教育精髓,又融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尽管办学只有短短7年,但师生精神状态丰满,高考本科上线率、优秀率四年来屡获佳绩,呈现了“低进高出”的良性循环,被誉为普高的“一匹黑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认可度、美誉度逐年攀升。

学校位于启东市汇龙镇江海路2号,地处启东市新城区,占地面积28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现有56个班级,在校学生2500多名。

1)拥有一流建筑。拥有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办公楼、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和四季恒温游泳馆。其中艺术馆建筑面积3550㎡,拥有功能教室18间;体育馆建筑面积7800㎡,内设标准篮球场,拥有2200个座位;游泳馆拥有8泳道、50m国际标准比赛泳池;体育看台拥有3760个座位。校园绿枝繁花点缀,建筑连廊天桥相连;环境优雅,宜于读书学习修身养性。

2)建成智能校园。智能化等软件建设均与时代同步,建立了统一、先进、安全、人性化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建成了五大版块,包括: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电子图书馆等;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信息发布系统;先进的学校行政、后勤管理,如校园“一卡通”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先进的校园安全保障措施,如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先进的绿色节能措施,如宿舍水电管理、模块化机房。

3)师资队伍优良。教师队伍强大整齐,集聚了原来三所三星级学校的骨干教师,并通过招聘渠道选拔了一部分优秀教师。所有教师都正值教育最佳年华,师德好、业务精,具有理想信念、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上进需求。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300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30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研究生学历的55人,占比18.33%,研究生在读8人,占比2.67%,研究生合计占比21%。专任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17人,中级教师83人,中高级占比67.67%。特级教师3人,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11个、南通市骨干教师5人、南通市教坛新秀4人,南通市级以上优秀人才共2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7.7%。启东市学科带头10人、启东市骨干教师49人、启东市教坛新秀23人,启东市级以上优秀人才共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0%

2.办学初具特色

1)教育科研氛围浓郁。学校长期坚持“教育质量的提高以科研为先导”,大力倡导、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近三年,我校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省级课题12项、南通市级课题28项、启东市级课题65项,共105项。其中已结题省级课题6个,南通市级6个,启东市级26个;在研的课题江苏省6个,南通市22个,启东市39个。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的学术文章达400多篇。

2)体育活动卓有成效。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组建有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先后获得南通市高中女子校园足球比赛二等奖,启东市啦啦操比赛、高中男子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会操比赛、阳光体育跳绳踢毽子比赛一等奖等,2021年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3)心理教育特色鲜明。基于寄宿制学校特点,学校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消防的龙头用来浇花”已经成为叫响全省的心理辅导品牌。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成立“阳光使者”社团,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塑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校本课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导方式》皆获启东市首届校本优秀课程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和二等奖。黄晓军老师的“全寄宿制高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省课题已顺利结题,其“心理名师工作室”在区域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学校被评为“南通市首届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示范学校”,成为“南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科技创新源远流长。学校前身所属的启东市大江中学从1985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合并以后,学校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20192020年申报的“创意电子焊接制作”项目获评启东市“林洋杯”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奖,2018-2021四年参加南通市教育机器人制作大赛均荣获团体二等奖;2018-2021连续四年参加“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活动暨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学校的“创意电子焊接制作竞赛”项目荣获中学组团体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江苏省和南通市科普教育基地,连续三年获江苏省科技教育工作四星级先进集体、南通市教育创新先进集体等殊荣。

3.发展遭遇瓶颈

1)办学追求有待更新。如何在传承学校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框架、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标尺,做到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需要进行办学理念、办学追求的再思考、再出发。

2)师资队伍更待优化。大市区域内特有影响力的教师不多,有利于教师敢冒尖的良好环境建设更待优化,打造“名校+名师”的机制更待创新。

3)办学软件急需提档。由于招生制度限制,生源质量长期在低位徘徊;留守孩子增多和全寄宿特点,导致家庭教育缺失等,掣肘学校的办学条件。

4)周围配套设薄弱。学校地处南郊,周边尚是新区,无配套的完整生活服务设施,对教师生活和学校管理影响不小。

笫二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完善学习过程评价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

1.办学理念:明天第一

2.办学精神: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3.核心素养:五育并举,一体两翼

4.办学目标:惟真创生,2022年底,争评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25年底,打造高品质学校,成为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典型学校。

三、重点推进项目

第一项重点,打造品牌党建,落实立德树人

启东市第一中学党总支20216月在编党员83名,申请入党教工4名。未来五年学校党建目标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拥护党中央领导,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工队伍思想稳定、师德优秀,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用先进思想引导人。师生道德风尚优秀、文化氛围浓郁、单位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学校三支队伍的建设成果显著:干部队伍团结有为、务实求真、主动发展、乐于奉献;党员队伍党性强、能探索、会发展,真正成为学校各项改革和发展的先锋队;教师队伍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师德高尚、一专多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1.坚持不懈地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组织全校党员系统、准确地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2021-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树立“三观”,努力在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上见成效。

2.按照不同学科和工作岗位特点,重点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生评价改革等,提升专业素养;广泛学习当代科技、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学习新媒体知识,把握区块链、深度学习、5G等,提升媒介素养。

(二)加强建设,努力提升党建高度

1.加强党总支自身建设。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不断提高党员班子的领导水平,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细化工作职责与日常工作制度,有效提高党支部的创新力、执行力;达成“标准党建、智慧党建、品牌党建、融合党建”的各项要求,争创党建先进单位。

2.坚持思想理论建设。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所有党员的忠诚度、政治性,不断提高党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新形式、更新内容、更新手段,定期组织上好党课(包括微型党课),形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良好氛围。

3.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制”,坚持民主评议活动继续推行公示制度。举办青年党校(团校),鼓励优秀学生与年轻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近,吸纳更多的进步青年入党。原有的党建品牌“心路相伴,惟真创生”已获启东优秀党建品牌,争取参评南通市优秀党建品牌。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每个岗位都闪光”的模范带头作用。所有党员为教育教学做出成绩、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为党的建设做贡献,时时成为群众的行动表率、道德楷模。完善优秀党员表彰激励制度,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大家前行。

第二项重点,拓展立人平台,稳步提升质量

将南通市“立学课堂”精神作为全面推动“课堂高地建设”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全面拉开“惟真课堂”高地建设帷幕,全力助推启东市“启润课堂”校本化实践步伐,具体落实南通市的“立学”教学模式,使我校逐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逐步成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适应未来”的一流特色学校。

(一)开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课程

依托本校、本地高校、企业、社区等社会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横向层面设置生活课程、学术课程、科技课程、艺术课程、运动课程和国际课程七个门类;纵向层面设置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个层次。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精品课程100%实现网络化、微课化、互动化教学。综合素质提升类课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丰富生涯规划在线教育课程。

 发挥我校现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及“科技创新课程基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基地课程教室,通过现代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积累并丰富教学资源。其他课程也由各学科组牵头,积极筹建课程基地,语、数、外中争取建立一个课程基地,政、史、地、理、化、生、综争取建立两个课程基地。争取到十四五结束,我校课程基地达五个,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各种竞赛中斩获不少于20个奖项。

形成课程优胜劣汰机制。对现有的71个校本课程、7个优质课程,进一步推进,加强过程管理,对不受学生欢迎的陈旧过时课程及时调整,每年淘汰率不少于30%,同时,每年都开发挖掘1015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重点打造2-3个精品课程,使其在全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学校的靓丽名片。

(二)探索对师生的多维评价范式

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由教师评价的单一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教师评价。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于标准的执行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拓宽师资队伍建设的多种路径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全人成长”。修正只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忽略教师“全人发展”的单纯业务衡量标准,倡导“道德教师”是教师的“第一身份”。教师依法恪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八条规定:爱国守法、爱岗爱校、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运行、监督、检查机制,作为评职、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避免师德师风教育的形式主义,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定期评选师德标兵、爱生模范、优秀班主任等,运用身边的榜样典型,引导师德建设逐年有新招、出新人、走新路。

二是加强教师自身修炼,提升教学素养。学校教师中现有研究生63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21%,计划到十四五结束,学校研究生比例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0%,主要采取大力引进高学历教师、奖励在职教师学历深造两大举措。在“智慧校园”完全建设完成之前,规定40岁以下的专职教师必须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考核。由教务处牵头对校本培训,市级培训,省级培训进行考核评定,要求每人每年不得少于100个学分,并对教师阅读工程进行量化,教师每周阅读不得少于3个小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或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

第三项重点,深化赋能工程,形成鲜明特色

深化赋能工程,是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管理更新、焕发蓬勃生机的重要工程。“赋能工程”主要围绕学校已然形成的三大特色品牌进行升级换代。

(一)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力争做到“三个100%”:

1.100%的教师养成了自觉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和长期阅读教育期刊的习惯。——开展“全校共读一本书”活动,每年指定阅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通过自读、辅导、分享、演讲、发布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读懂读通教育理论著作,并运用其原理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开展“常年阅读一本刊”活动,依据自身所教学科,常年坚持订阅一本专业刊物,譬如《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学语文教学》《数学通讯》等等,并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每年组织一次《阅读·实践·提升》的读书汇报会,重点发布“教师阅读”心得体会。

2.100%的教师拥有自身主持的省、市、县、校教育科研项目。——学校每年至少拥有一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含教学和专项研究),领导班子成员100%主持过南通市级以上课题,教师立项的省、市、县教育科研课题比例分别达到10%20%30%。——大力推广校级“微型课题研究”,没有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100%申报学校“微型课题研究”,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微观问题”,开展“小切口、短周期、重实效”的科学研究,在全校杜绝“教育的反教育现象。”各级课题结题率均达到100%。——重点建成3——4个在启东市具有影响的《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有明确“研究方向”。

3.100%的教师在启东市级以上发表过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做到三个“人人写”:人人写教育案例、人人写教学反思、人人写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提炼、伙伴学习、专家辅导”,写成教育案例或者教育教学论文,踊跃投稿。教师每年被南通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录用的篇数不少于100篇,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统计教师发表论文的篇目,张榜公布并给予奖励,将教师发表论文列入年终考核权重系数。成立青年教师“孵化器帮帮队”,对难以完成目标任务的老师施行重点帮扶。鼓励倡导教师大发微推、发网文,参与某种教育现象大讨论等。

规划期间,通过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形成“讲科学、出新人、优队伍”的新局面,力争达到以下目标: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40人,拥有启东市各种荣誉称号的教师120人,由近100人组成学校“骨干教师群”,教育教学的影响力、美誉度提高5个百分点。

(二)提升创新引领能力

1.青少年科技创新组织网格化。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由教科室主任、科学类学科优秀教师任组员,形成科技创新辅导网络,使全校科技教育工作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青少年科技创新经费优质化。科普资金投入提高10%,包含科普杂志订阅、科普器材添置、科普活动支出等,保证科技辅导员、教师、学生必要费用支出。

3.青少年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化。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及奖励办法》、《学科竞赛的规定》等;每个年级以及班级层层制定科技活动计划;成立机器人、电子技师、创新发明、科学论文、科幻画、科普宣传等社团;每年都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4.青少年科技创新激励常态化。每学期组织开展科技评选活动,及时公开表扬科技活动积极分子,定期开展“科技之星”评比活动,并在学校橱窗上张贴照片表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科技伴我行”成长档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文字材料、观察结果、展示形式、科学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进入综合素质考核。

5.青少年科技创新渗透普及化。不断加强研究性学习成果推广力度;把教育机器人课程和电子技师课程列入基础年级课程;所有课程渗透科技创新理念与知识;将拓展课、研究课、活动课、信息技术、劳技课等作为科技教育的主打课程;根据科技创新需求每学期组织社会实践课,并完成优秀科技作品制作与展示。

6.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多彩化。高质量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月”与“科技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每个学生选择参加12项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正常开展科技板报评比、班队评优、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参观等活动。

规划期内,力争建成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力争每年荣获南通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团体一等奖;拥有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和优秀教练15名,“双师型”科技教师拥有率达15%以上,科技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达20人次;学生参加南通市以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力争达900人次。青少年科技创新特色品牌影响力提升10%

(三)提升足球运动能力

1.保持足球设施的先进性。对已经建成的标准化足球场加以维护、改造、升级,配备充足的校园足球训练专用足球、标志桶、标志杆等,完全满足校园足球训练的要求。专项拨款每年递增10%

2.确保足球训练的连贯性。聘请体育教练,精心挑选队员,制定详细训练计划,每周至少训练4次,每次至少训练60分钟。体育老师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确保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力求训练实效。

3.坚持足球运动方向性。班班“足球进课堂”,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培养兴趣、锻炼意志,以球育德、以球健体、以球促智,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4.拓展足球运动的丰富性。提升身体、心理对抗系数,培育敢于拼搏的心理素养;增进体育道德水平,树立规则意识,树立公正、民主、竞争、协作、团结、友谊、诚实等道德观念;焕发团队精神,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优化美育渠道,将竞争的观赏性、胜利的愉悦感都作为学生生长的宝贵资源。

规划期内,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顺利通过复评验收;参加南通市暨启东市高中女子校园足球比赛获一等奖;涌现优秀足球教练员、运动员10人以上;足球活动在全校普及率达100%80%以上的学生喜爱足球。

第四项重点:优化全寄宿制  构建成长乐园

优化全寄宿制,为学生构建成长乐园,充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以丰厚的物质保障助力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盈。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找到乐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爱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生理想、健康的身心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和高度责任感的健全公民。

(一)把寄宿制度落到细处

1.细化安全责任制。在消防,集会,突发灾害安全防护,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疾病防治安全管理,教室安全管理,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宿舍安全管理,假日活动安全管理,食堂安全管理,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等方面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规范形成学生在校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让规则无处不在,做到人人敬畏规则。

2.让规则充满温情。宿舍卫生、纪律的扣分制度向加分制度转变,即使有扣分,所有的扣分项都要向学生询问清楚情况,在原有师生同餐制度的持续落实中,增加生活导师与学生同餐的频率,一个学期不少于5次,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加入亲子餐,让短期内确需家庭关爱的学生能及时面对面与父母沟通,心理得到及时疏导,防微杜渐,共赴美好。

(二)让宿舍管理走实走精

1.建立专业生活老师、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结合的师资队伍,争取家长、社会志愿者等成为劳动生活课程的兼职老师,协同指导学生。

2.每栋宿舍楼配备23名心理辅导员,把谈心工作做精做实,并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让他们内心的负能量及时得以宣泄。

3.合理使用宿舍区活动室,采用“引导、点拨、启发、示范、激励”五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场景与活动过程,每周开展1次。

4.在一如既往抓好学生内务规范整理的基础上,生管老师要利用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品质的提升。

5.把生活自律养成与学习自律养成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实现融合育人的功效。

(三)使宿舍文化凸显教育品味

1.物型文化润物无声。寝室文化,动员学生自己动手营造身心愉悦和谐温馨的第二家园,指导学生创建宿舍文化,注重学生自理培养;食堂文化,倡导勤俭风尚。花坛林带的温馨提示,厕所墙壁的友情告白,橱窗展示板的醒目倡导,楼体条幅的真情展露,让食宿区的每一栋楼、每一面墙都凸显出我校隐形养成教育品味。

2.榜样文化指引发展。一所有文化内涵的学校,绝不可能只贩卖他的规章制度,在校园的固定位置要不间断地展示榜样力量,大至国家栋梁,小至学校的师德标兵、学习标兵等,让榜样力量不断指引学生发展。

3.媒体文化正向影响。一方面让媒体平台上的文化宣传走进校园,充分利用学生的吃饭间隙,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利用融媒体平台,不时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争取每月1到2次,扩大学校影响力。

第三部分   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思想保障

1. 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紧跟启东教育步伐,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博大的教育情怀。

2.进行教育价值观认同的再建设,将教师的思想统一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上,统一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将教师的行为统一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上,增强实现规划、目标的信念和责任意识。

二、组织保障

1.由学校党政办公室牵头,分管副校长及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组织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参与学校十四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做到规划方案既切合实际、操作性强,又深得人心、认同度高。

2.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领导、协调工作。组长由校长担任,负责宏观调控、阶段性检查和评价。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落实规划的专项细则,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3.由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责任分解表,做出时间、进度安排。

三、后勤保障

1. 后勤保障建设是一项宏伟工程,在确保国家财政投入的同时,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软硬件投入到位,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2. 严格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既要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到位,又要本着节约的原则,管理好、使用好每一笔资金。

四、环境保障

1. 认真贯彻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2. 加强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人事、招生、评优、采购、财务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核心及监督保证作用,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3. 做好社会共建工作,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启东市第一中学将继续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重点,全面落实工作措施,不断优化全寄宿制管理模式,通过新颖有效的措施,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向教学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校的目标奋进,全面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争当南通教育排头兵,唱响育人主旋律,谱写和美新乐章!

 

 

附:启东市第一中学“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组成成员

组  长:宋凯东

副组长:赵裕花、陆健、陈志慧

成  员:全体中层行政人员

启东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启东市第一中学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