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
光辉的历程——100年中国共产党党史

光辉的历程——100年中国共产党党史

  • 分类:校长寄语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25 12:0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光辉的历程——100年中国共产党党史

【概要描述】

  • 分类:校长寄语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25 12:08
  • 访问量:
详情

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十六个字亦道出了学习党史的深刻涵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视察革命纪念地,还是出席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力求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认真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一、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毛泽东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他把了解和懂得历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江泽民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胡锦涛主席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二、学党史心得体会

以史为鉴

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

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到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果。这种探索和实践向世人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理论决定思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性进步,都离不开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近百年来,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华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

制度决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体制,运用什么制度,“鞋子合脚才是好”。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就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制度的“鞋子”合不合脚,人们穿上就知道。从三十多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出乎史,入乎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党史国史之光照亮未来,给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公告

启东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启东市第一中学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