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全市的科普工作的内涵日趋丰富,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去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一周年以来,我会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防非等中心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贡献,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城市科普工作成效喜人
城市科普工作方面,我们从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中心工作大局出发,通过召开城市社区科普工作会议、创建科普文明街道、加强社区科普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具体工作,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科普工作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地位,基层科普设施不断加强,城市科普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1、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根据省里要求,与市文明委联合,起草了《关于开展争创“南通市科普文明社区(街道)活动的通知》(通科协普[2002]04号)和《关于印发(南通市“科教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科协普[2002]05号文件),为我市提出了科普文明社区(街道)创建目标和具体办法。
2002年5月26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召开了南通市社区科普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继2000.5.9城市科普工作会议之后,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又一次盛会。
去年9月,省政协科普视察组一行19人来通视察城市社区科普工作情况。以省政协科技委吴国彬副主任为首的视察组听取了南通市社区科普工作的情况汇报,市委王德忠副书记、市政协程亚民主席、颜福星副主席参加了座谈会。视察组一行先后视察了我市虹桥街道、学田街道、德民花苑及和平桥百花苑四个社区,就南通市社区科普工作的现状、组织网络建设、社区科普经费投入、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视察,省政协视察组一行对南通的社区科普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江苏科技报醒目位置刊登《三级整体联动 深入千家万户--南通社区科普活动有特色》的报道。
2、科普能力建设成效明显
在财政的支持下,我会加大了科普设施建设力度,科普能力得到迅速提升。科普画廊方面,全市共建成10处高水准的科普画廊。社区科普实力提升方面,市科协结合社区的具体需求,选取了科普工作扎实、科普网络完善、科普阵地建设有基础的五个社区进行试点,在将科普法小册子送进社区的同时,将5台电脑、2500册科普图书、部分科技报刊和挂图送入社区,以实际行动加强对社区科普工作的支持。这一举措受到了街道、社区的热烈欢迎。
去年8月初,省委任彦申副书记来南通视察城市发展情况,参观了和平桥百花苑社区,任省长对百花苑小区建设数字化小区的设想十分支持,社区科普工作和百米科普灯箱画廊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3、“科教进社区”丰富多彩
⑴科普文明街道(社区)创建工作落实在社区。今年,崇川区被省科协列入全省科普示范城区创建计划。迄今为止,全市共创建市级科普文明街道7家、科普文明社区7个,三个街道被评为省级科普文明街道。 ⑵群众性“六个一”科普活动常年活跃在社区。各街道社区组建了以离退休同志和有特长的居民组成科普服务队,以暑期中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发挥社区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科普学校的作用,开展文艺演出、健身、黑板报竞赛、科普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⑶专家咨询队伍、老年科协百人讲师团、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走进社区。发挥老年科技工作者的热情,由114名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百人科普讲师团”,全年开设科普讲座累计达百场,听众5000多人次。年初新建成50人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民点,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医疗咨询,成为城市科普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⑷“科学与公众网”联到社区。“科学与公众网”与社会群众见面后,发挥了方便、快捷的新型宣传渠道的作用。最近又进行了改版,目前全市所有街道科协都能通过电子邮件向科普网络输送最新的社区科普动态,提高了社区科普宣传的层次,受到市民的青睐,一年来点击率达16万人次。
(5)出版家庭科普读本送到社区。配合“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家庭实用科普读本,目前已正式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家庭急救120》、《家庭花卉种养》、《家庭保健养生与心理健康》三册,防非期间送到社区,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二、 服务广大农村,积极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一是每年都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从去年初到现在我会已与市委610办公室、科技局、农林局、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先后到启东市汇龙镇、港闸区秦灶乡、如皋吴窑、通州四安等组织开展了5次送科技下乡活动,由于提高了针对性,效果比较显著。
二是加强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我会和市委组织部一道成立了南通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协调领导小组,近期将召开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去年共举办了两期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班。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农民经纪人20多万人,其中党员经纪人6000多人,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我会与组织部联合发文,对我市8个省级科普培训示范点、22个市级示范点和20个县(市)区级示范点,实施滚动管理。市科协自己建立的8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命名也已完成。全市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村科普示范体系。通州市石港镇被评为全国科普文明乡镇,作为江苏唯一的农村科普典型在全国科普大会上交流。如城镇被命名为苏中地区唯一的省级科普示范乡镇,海门市已由省科协推荐,正全面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县,通州市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县各项工作已展开。
三、企业科协工作迎头赶上
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和改制,企业科协工作难中有进:
1、在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科协两年一届的评选中,我市有1家企业被评为全国企业科普工作先进集体,1名全国企业科普工作先进个人,8名省级先进个人。有99名先进个人获得市政府表彰。
2、我会还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的路子,去年发展了10家民营企业科协。
四、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硕果累累。
我会所辖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组织参加的国际、国家和省、市级的各类竞赛中,有近25万人(次)参加了竞赛,其中“金钥匙”10万多人,有2千多名同学获省级以上奖励。我市启东中学的樊向军、张锋两位同学荣获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三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樊向军还荣获第33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暨第十届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我市有2000多名同学参赛,3人获全国联赛一等奖,省一等奖11名。启东中学倪 博同学在国际化学奥赛中获得金牌,至此启东中学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已取得了七金两银的优异成绩。
在机器人大赛中,南通中学代表队获全国青少年第二届机器人大赛上获团体第二、创意机器人一等奖、机器人足球赛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今年的省比赛中,南通又获得五项单项冠军,南通中学和启东大江中学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比赛。
2002年南通市科协被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组织奖,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非学校组织奖。
五、突出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周活动
科普宣传周现在已成为科普工作的品牌。今年的科普周,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市科协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普及防治非典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和了解到非典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坚定了市民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反应迅速。当“非典”在新闻媒体露面不久,老百姓尚未了解其危害性和严重性时,市科协于4月24日便把自行设计的100幅彩色喷绘布置到社区10处科普画廊中。随后,又率先召开有关专家在市民广场举办防治非典咨询活动,吸引了很多市前往。又赶制了11套展板,送到基层巡展。
2、形式多样。5月17日科普周开幕式,我们动用了南通日报一整版推出《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百题科普知识竞赛,回收答卷6400余份,由公证处现场公证,抽取了112名获奖者。非典期间,市科协共制作了四个版本的宣传VCD,分别送到学校、农村、社区和幼儿园。
3、发挥专家优势。为了使农村防非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市科协召集各行业近30名专家献计献策,并据此整理出科技工作者建议,供市领导决策参考。非典也暴露中央空调使用存在着致命的安全隐患,我们据此组织编写了《南通市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确保安全使用实施建议,引起市防非指挥部的重视。
六、其他重点工作
1、积极探索科普工作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成功组织了大型高科技仿真恐龙展,吸引游客近10万人,短短3个月,收入达120万元,引起了市旅游界、文化界的强烈震动,得到省科协和市领导的一致好评。这是省内市场化运作科普的首次尝试。
2、开展我市首次公众科技素养调查。为了更清楚的掌握市民接受科普知识的途径、效果等,以及市民科技素养的现状,市科协与统计局一道,在全市开展了公众科技素养调查,现已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在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支持下,目前市科协正组织力量进行后期分析,预计10月份可正式公布。
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
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对科普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我市的科普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它广泛扩展了科普的内容和深度。科技工作日新月异,科普工作也日新月异,对人的素质以及不断更新知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二,现代科学技术虽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但伪科学、邪教也利用新的通信手段传播歪理邪说。第三,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其越来越短的更新周期和学科的交叉发展,既对科普工作者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要求,同时,更要求科学工作者迅速及时将新的知识进行普及,以提高人们的兴趣、理解和参与程度。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科普工作列入我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创建”这个中心,不断拓展科普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3、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科普工作的长期任务
科学文化素质低,是防非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封建迷信仍有一定市场的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今天就是想通过会议,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特别是健康素质,进一步提升今后的科普工作的针对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普设施不足,科普队伍力量薄弱。
我市科普设施缺乏统筹布局,科普手段落后,内容老化。而且现有的科普设施利用率低,许多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科、教、文化、旅游设施潜力没有发挥。目前还没有成立中国科普志愿者服务团。
2、缺乏有力的促进科普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
虽然科普法已出台,但实施细则没有下发,对专门科普设施和传媒的科普活动没有法制规定,缺乏完善的科普工作的奖励、税收等激励政策。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激励措施。
3、贯彻省委30号、市委18号文件还不够,投入没有完全到位
有的县(市)区科协领导没能进入人大或政协常委。市级的科普经费离全市人口人均两毛钱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县(市)区科普投入差距很大。 今后科普工作的思路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契机,围绕创建和经济建设两个中心,在“普”字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一、 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的若干意见》、《江苏省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的条例》、江苏省委2001年18号和中共南通市委30号文件精神,狠抓“五个一”工程的落实。
二、进一步创新科普工作的方法,结合科普能力建设,引进并使用互联网、电子橱窗等新型的技术和手段,增加科普宣传效果。
三、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继续发挥科协是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保持与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继续坚持科普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努力提高群众参与的程度。
四、开拓新的思路,狠抓特色工作。科普工作要在新、特、普字上下功夫,要积极围绕和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要围绕和配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抓特色、抓重点、抓普及。要关注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我市科普工作开创新局面、跃上新的台阶。
相关公告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