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这样一件事:区训练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处视导员一起听一位历史教师上课,本来学员们和视导员打算在上课的过程中做一些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但这堂课上得太生动、太精彩,他们听得入了迷,完全被这位历史教师的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一位老师问执教者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这位老师回答说:“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个回答“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回答实际上提出了“长备课”与“短备课”的问题,“短备课即备一个课题,这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注意“长备课”,就难以有成功的短备课。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具有积极的储备意识,不断地去增进自身的积累,努力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设计能力,这样才会有精彩课堂的呈现。
一、“长备课”要求我们老师做好专业准备
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教案则是展示教师创造性劳动过程的记录。一个教案蕴涵着教师的思想观点、人文素养、个性品格、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事实证明,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没有相应的专业水平,其备课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认为,专业准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专业知识等专业知识。
其次,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丰厚的人文素养。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善于合作、民主意识和审美意识等;要有积极的专业精神。教师既要乐业又要敬业,既要积极进取又要不断创新,还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心态。当然,备课可以说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而也需要一种安静的心态,同时要对教育充满激情。总的来说,教师要具有专注的专业情感,对自我的工作充满期望,对教育事业充满美好的憧憬。
第三,要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备课)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支撑,同时进行教学没计是为了实施有效的教学,如果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都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操作能力、班级建设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锤炼,努力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第四,要不断提升自主特质。教师也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各有所长,各具风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充分地影显自己的专长,注意扬长避短,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 “长备课”要求我们老师要多读书多反思
“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改革”。要备好课,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改革观念,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转变,就不会有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所以改革备课方法应先改革备课思想,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以新的学生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习观、新的质量观等新的理论、观念来指导备课,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读书和反思来实现教育思想的改革。
首先是要热爱读书,要读大量的书,博览群书,尤其是国内外的教育理论著作,真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平时也广泛涉猎一些理论杂志和报纸,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灵感。这也是做为一名教师应有的素养和习惯,但大部分老师可能还是停留在过去,社会的功利主义和浮躁的心态使老师没有时间和心情去阅读,这才是学校要多关心和引导的,要构建学校的和谐文化,让学校成为一片精神和文化的净土,就必须大力引导广大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主要读三类书:①关于你所教的基础知识的那门学科的书籍;②关于作为青年楷模的那些人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③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灵的书籍(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种阅读导向对于我们广大教师也是非常合适的。
其次是要善于反思。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然而这一点常常被忽视。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或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这些其实也是在备课。教师们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也可以为第二年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与研究能力。反思的内容可以写这节课成功与否,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解决的依据办法,验证的效果,反馈矫正的措施等,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轻松走入教研领域。
3.“长备课”要求我们老师要多与学生交往
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接触,走到学生中间去,走向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灵活的思维、纯洁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可以为教师展开教学提供更多的依据。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学生的兴趣、性格、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真正基于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另外,新课程核心理念是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前要做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学对象的差异。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架好学习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应当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翻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备好课上好课做准备。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长期的专业积累,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多读书多反思,多与学生交往,在长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以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过程,备课的效果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相关公告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