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
释放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释放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分类:教师风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12-01 18:5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释放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概要描述】

  • 分类:教师风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12-01 18:51
  • 访问量:
详情

  【摘要】主动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高级状态,可以说是最理想的课堂效果。数学本身就有着强大的魅力,释放数学的“美”,就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文从目的教育、人机交互、深度探究和体验成功四个方面,探讨引导高中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主动学习;引导教学;高中数学

  所谓的主动学习,就是依靠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去了解新知识,巩固数学能力的过程。当然,主动并不是忽略了教师的作用,在这里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将学生的主动性放置在正确的道路上。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具体分析。

  一、链接前沿科技,目的教育

  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于一些逻辑分析与数理计算,“主战场”在笔纸之间。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之外,课堂上还可以链接一些前沿科技,将现代化、信息化的成果引入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形成目的教育。

  以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为例。算法属于计算机的思维,但是作为一项数学知识,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数学的缜密新。算法中有很多的逻辑语句,这些语句渗透着计算特定题目的计算流程,缜密而有序。在本章中,主要侧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因为该部分知识与计算机编程有关,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VB程序的编程实训,链接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呈现算法学习的前景。例如函数y=释放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就可以写为下列语句:

  INPUT “x” ; x

  y=x2-2

  PRINT y

 

  END

  通过与前沿的计算机技术相连接,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到了算法的一些实际用法,明确了学习目标,促进了学习的进程。

  有目的的学习方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树立了目标,学生学习起来目的就更加的明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前沿科技的加入,让算法部分的知识更加立体。

  二、整合信息资源,人机交互

  主动学习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自动学习,也就是不依赖于教师进行自动学习。现今信息技术相当成熟,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人机交互。

  以必修四第二章《向量》为例。向量是一个代数与几何结合紧密的一个知识点,在概念方面有很多的细节。在这一章节中,学生接触了“向量”这一陌生的概念,对向量这种带有方向和大小的新事物还不了解。正因为如此,直观、生动的展示向量非常重要。我在课上运用了office演示文稿的形式,从网络上下载了相关的资源,可以动态展示向量的运算规律和属性特点。其中三角形法则是重点展示的内容,两个向量相加,是将两个向量首尾相接,然后再连接箭头和箭尾形成一个新的向量,成为和向量。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演示文稿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之后,顺利地将信息资源整合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了人机交互下的自动学习。

  信息资源在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引入网络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信息资源是共享的,是交互的,是可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

  三、展示推导过程,深度探究

  主动学习的重点在于探究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适应主动去探究的习惯。学生在完成探究之后进行展示,继续深度探究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函数与方程》为例。在这一章中,出现了分解二次方程的知识点。分解二次方程有多种方法,有配方法、提公因式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方程式。相比之下,“十字相乘”方法更加普适一些。这一方法需要不断探究,不断尝试,因此我引导学生自主钻研并及时展示。例如学生分解释放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型的因式分解,很容易地就将过程展示出来了,变为(x+1)(x+3)。,即可分析观察出来二次项系数为1×1,一次项系数为1+3,常数项为1×3,属于释放数学的“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型的因式分解,很容易地就将过程展示出来了,变为(x+1)(x+3)。

  展示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恰好说明了主动探究的初衷。主动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个真正具备探究意义的课堂模式。

  四、设计梯度问题,体验成功

  高中数学具有相当大的学习难度,保持学习热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促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又一个途径就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尤其是对难题的征服感。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以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为例。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比较考验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章。教学三角函数时我首先从基础开始,巩固学生对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记忆与计算。由于特殊角的“特殊程度”不同,因此特殊角函数值的难度也不同,这样一来我设计了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自主钻研。对于普通学生,我的问题是60度、30度这样的基本特殊角的各项三角函数值,而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我的问题则是15度、75度这样的需要二次计算的特殊角函数值。问题梯度不同,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高中数学的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分层明显,因此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设计梯度问题十分关键。

  综合来说,主动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地学习。数学本身具有强大的魅力,值得学生饱含热情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晓丽.高中数学自主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9):2-3.

  【2】杜素丽.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5(20):39-39.

相关公告

启东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启东市第一中学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