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
课题成果鉴定:全寄宿制高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课题成果鉴定:全寄宿制高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 分类:教育科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7 09:5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课题成果鉴定:全寄宿制高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概要描述】

  • 分类:教育科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7 09:59
  • 访问量:
详情

附件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 全寄宿制高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  D/2016/02/215                        

课题类别:        立项                             

课题主持人:      宋凯东、黄晓军                   

工作单位:        启东市第一中学                   

组织鉴定单位:    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鉴定方式:          会议鉴定                       

鉴定日期:           20191231日              

 

 

 

以下一、二、三项由课题主持人负责填写:

一、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请注明出版物或出版社)

主件目录:

1.课题研究报告

2.心理健康教案集

3.著作:《一中心航》——中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        

4.发表论文:

(1)《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新校园》2017年4月

(2)《我的学习我做主》 《江苏教育》心理专刊2017年9月

(3)《依托朋辈心理辅导  减少寄宿生心理问题》 《高考》2018年3月

(4)《寄宿制学生人际关系团体辅导研究》 《文理导航》2019年5月

(5)《寄宿制学生网络学习产生不良反应后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 《高考》2019年10月

(6)《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高一学生心理辅导课设计 《江苏教育》心理专刊2019年6月

(7)《分析积极意象绘画技术在高中考后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好家长》2019年8月

(9)《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寄宿制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科学咨询》2019年5月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概述(包含成果的社会效益)

理论成果:

(一)全寄宿制高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内容

1.团体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及寄宿生活

2.团体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3.团体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发展与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

4.团体心理辅导能使学生体验互助互利的关系

5.团体辅导能使学生得到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

6.团体辅导能帮助学生宣泄自我负性情绪,平衡自身

7.团体心理辅导能使学生有机会探索与自我成长

(二)全寄宿制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模式

1.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步构建全寄宿制高中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

 构建全寄宿制高中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四位一体”多途径开展的模式框架(图示如下)

成立了阳光心理社团,建立了班级及宿舍阳光使者,由于学生学习比较紧张, 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所以每月进行一次阳光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再让每班的阳光使者,平时关心班里的每位同学,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每班2名,男女各一名,让每班的阳光使者每天填写晴雨表,记录同学的状态,对于小问题及时帮助同学解决或找班主任,对于问题比较复杂的及时上报学校心理老师,让问题扼杀在萌牙状态。宿舍的小团体辅导,更灵活方便,时间短,效果好。让学生有一种家的感受,又能弥补独身子女的孤独感。

(三)全寄宿高中每节团体心理辅导时间与形式最有效点

通过三年的实践得出一节团体辅导课最佳时间60分钟,采用的形式,高中每节

课游戏不多于两个,采取在活动中反思交流更能把主题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思维模式。分组中及大部分采用男女合组效果比较好。对于团队合作等主题采取室外场地上课效果更好。

实践价值及影响:

实践价值:

1.通过对全寄宿制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带动对新型寄宿制高中的学生成长指导及相应的心理教育、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德育模式的改革与确立,寄宿制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2.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或缓解寄宿制学校学生较多存在的孤独、焦虑、无助等心理,探索出一条适合寄宿制学校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丰富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3.通过课题研究,致力追求新的学校管理秩序,寻求到传统高中与现代大学之间的最佳切合点,对其他全寄宿制高中乃至普通高中在新高考背景下变革教学理念、心理教育方式、安全教育机制等方面产生强大的理论辐射效应。

4.通过课题研究,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能力、自律能力、自治能力和自理能力,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基。

其应用价值在于,找出一条适合大面积改善中小学生特别是寄宿制高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路径,为本校及省内外相关学校心理教育机制的发展提供依据。

影响:

1.促使全体师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形成全员育心的良好氛围。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促使实验教师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又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2. 本课题在启东市教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得2019年度十大优秀科研成果奖。

3.课题主持人,2019年被启东市教体育局聘为启东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通过每次的工作室研修活动,把课题中得出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其他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中。

4.在省课程基地研讨会上作了《适合教育的学生的“心灵鸡汤”》的发言。

5.在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开展了《全寄制学校离异家庭孩子的关爱模式的研讨》工作坊。

三、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对课题的主要贡献

1

高德群

启东市吕四中学

校长

课题管理、课题报告

2

薛健

启东市第一中学

副校长

课题管理

3

王辉

合作镇中心小学

校长

课题指导

4

符小斌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心理教研员

课题指导、研究报告

5

陆晓健

启东市第一中学

教师、中学一级

课题研究、编写教案

6

胡春美

启东市折桂中学

教师、中学高级

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7

郁东飞

启东市第一中学

教师、中学高级

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8

任建华

启东市第一中学

教师、中学高级

课题研究、收集材料

9

王利娟

启东中学

教师、中学高级

课题研究、编写教案

10

顾菊美

启东市第一中学

教师、中学高级

课题研究、编写教案

 

 

 

 

 

 

 

 

 

 

 

 

 

 

 

以下四、五、六项由组织鉴定单位组织填写:

四、专家组鉴定意见(通讯鉴定请将专家鉴定意见表粘贴于此)

1、该选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根据全寄制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学校实际,寻找适合高中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特点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其他心理教育方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同质的学生是非常适合的,这是共识,但对不同的质,采用多种形式团体辅导,使学生冲破心理障碍,获得阳光心态,使之健康成长并且持续有效优化了学生心理素质,融洽了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2、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采取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较为得当,实验过程比较有效。调查问卷样本工作量较大,获取了较为丰富第一手资料。       3、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现代教育教学论着,学习了名校经验,并得到了外地专家定期指导,提高了自身素质,教育科研水平有显着提高,对学校整体工作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      4、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各级教研活动中交流获奖,有相关论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丰富实践成果。      5、该课题在相关文献检索方面、实验数据收集整理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不断充实完善。     鉴于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目标基本达成,同意该课题结题

 

 

 

 

 

鉴定组  组长(签字)

201912  31

相关公告

启东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南路158号  电话:0513-83391008
传真:0513-83391007  邮箱:qdsdyzx@163.com
 Copyring © 2020 启东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366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启东市第一中学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